close

文 / 段雅馨、圖 / 麥曉文
 

人生之苦

酸甜苦辣指的是味覺的感受,也用來形容生活的滋味。雖然五味雜陳是每個人都必經的,我們總想知道走在人生前頭的人,是否同樣吃過一樣苦悶、有沒有體會過類似的酸楚,從已經感受過體驗的前輩身上,偷渡一點從人生之苦裡面獲得養分的勇氣和方向。這系列專題將會邀請各領域的前輩,分享一路走過的故事與心得,並透過對飲食之於生活的見解,讓正在路上的我們,從餐桌裡的酸苦辣,嚐人生的甘甜。


 

IMG_9840.jpg

重視生活體驗的第一位嘉賓

想從一個俯瞰生活的姿態進入探討飲食,從一位以社會學角度察覺生活、體驗飲食的前輩開始,勢必能在許多細節當中,理出擲地有聲的觀點。

曾參與博客來網路書店與《數位時代》、《Soul》、《Gigs》、《短篇小說》等多本雜誌之創辦;著有《美學的經濟》、《球手之美學》、《風格的技術》等書,目前專職於文化社會學之研究的詹偉雄大哥,便是我們首位拜訪的對象。

詹偉雄大哥曾在新聞研究所的入學介紹 po 文中,說自己的興趣是烹飪,現在大哥在談論身體體驗的重要性。注重身體體驗、對於現代社會總是提出精闢見解的詹大哥,在經歷各種體驗之後,是如何看待不論貧富、文化、年齡等等,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「吃」這項體驗呢?對於現在普遍的一片苦悶,能不能借一點大哥的人生之苦來驗證苦盡總會甘來呢?

於是,約了大哥,和他同樣在社會商場和文化領域工作的太太—楊姐,在一天的晚餐上館子,嚐桌上的菜餚,聊人生的滋味。

人生很苦其實是假議題

我們和詹大哥相約在位於永和的上海餐館。在五十年前,物資匱乏的年代,這家飯館仍然極盡以豐富的用料和地道的上海滋味,在那個苦的年代,為外省的公務人員端出甘甜美味的料理。

飯席間和大哥楊姐說明了來意,大哥停下手中筷子,雙手撐進胸懷,思考了一下說:「每個時代都有屬於每個時代的苦。」如果每個人的苦,只能從自己身上找尋答案的話,那麼大哥認為從最基礎的「吃」出發,我們能怎麼去思考人生、體驗生活,什麼是最重要的呢?

IMG_9935.jpg

 

「那就,立體感吧!」大哥出了這道題目,也講好了下次到大哥楊姐家拜訪,用我們最擅長的方式—煮飯,來回應大哥的題目。

為了這道題目,我們討論過各種答案。曾想過以「米」為中心,從一碗白飯、幾道飯料理、開發新的米飯吃法,點線面式的建立立體感;也討論過用音樂、道具等等,建立除了味覺之外的感官立體感。最後回到了食物的本身,決定在每一道料理裡面都放入一點「意想不到卻意外搭調」的食材,應戰立體感。

如果每人各自都有各自的苦,人生的意義不在解決那個苦,是藉由「立體感」這道線索去創造更大更遠的豐富滋味的話,那麼就把下次的飯局當作人生的練習,盡情大膽地嘗試各種可能吧!

簡單但巨大的幸福

拜訪大哥的那天,一隊在廚房裡,準備待會兒要交給大哥主考官的立體感料理;另一隊和大哥在餐桌,一邊聊佔滿家中七成的書籍,一邊聊大哥喜歡也擅長的烹飪,試圖摸索更多關於「立體感」的解釋。

「我認為白飯是最基礎的。吃一碗好吃的白米飯,那個幸福感是超乎你想像。」仍然保持每週做一頓飯給家人吃的大哥說。果然還是最基本的最重要嗎?不管是兩或三道罐頭醃漬菜,還是直接從自助餐買配菜回家,只要白米飯是好吃的,生活的幸福感就能具備了嗎?

大哥從眾多登山裝備中拿出一個瓦斯爐裝備,組裝起小小的三角鐵架,在上面放上一個鐵製碗器,最後蓋上小蓋子,樣子就像迷你的飛碟降落在餐桌面上。「就是連上山都要煮一碗好吃的白飯啦!」從大哥熟練地展示瓦斯飛碟的過程,還有大哥臉上對它的驕傲,我能明白在身體的極大勞動過後,在山岳雲霧繚繞的四面,一碗白米飯帶給他的超乎一切的幸福感。

立體感是自我意志的執行

IMG_9878.jpg

「上菜囉!」今日主廚掌生穀粒掌門人—昀儀,一道道端出立體感的料理,也正好搭上從台中工作返家的楊姐,各就各位後,準備用這一餐開始立體感的生活。

選一顆多汁香甜的鳳梨,切進嫩薑絲,撒上一點黑胡椒,是一道開胃的涼拌;土鍋煮的高麗菜雞肉飯,土鍋保存了米飯的保水度,在底部還有可遇不可求的鍋巴,最後撒上柚子皮,有軟有硬,有肉香也有水果清香;用花枝、透抽、海鮮,還有特別撥取下來的蝦殼製作而成的蝦膏湯,濃郁到不行的法式湯品,用酥脆有聲的中式油條沾取;西式的牛油再用中式的燒餅迎戰,烤好的燒餅抹上牛油,再撒上一點嗆一點香的花椒;用需要時間煙燻熟成的培根,包裹不能讓時間破壞鮮味的干貝,在牛油裡面烹煮;最後是一尾在海裡悠遊成就了豐富膠質的魚,搭配一尾與浪頭搏鬥養成肉質彈性的魚,煮成一鍋不同性格卻相同有美好滋味的雙魚湯。

「我覺得這道鳳梨很有立體感。」楊姐要我們也嚐嚐這道令她驚艷的涼拌,也讚嘆油條海鮮湯是她沒有想過的絕妙組合。菜一上齊之後,大哥便專注少語地品嘗每一道料理,嚼一塊鳳梨配薑絲,夾一塊培根裹干貝,折一條油條淋上海鮮湯,配一口柚皮雞肉飯,大哥點點頭,享用每一個吃進嘴巴裡的時刻,專注在每一個吃的體驗。

而我們著急地問大哥主考官:「大哥,覺得有立體感嗎?」大哥一樣停下手中筷子,雙手撐進胸懷,思考了一下說:「很好吃。這是味覺上的立體。不過我想的是像法式料理那樣,主廚能夠控制吃的順序、吃的氛圍等等的那種更寬廣的立體感。因為中式習慣的是菜色一起上,我們是隨意選取的。」

我們在料理的內容呈現上示範了立體感,大哥給出了範圍更大的吃食體驗,不只是內容上的創造組合,更要有種「我的主場我決定,我的生活我選擇」的決心與毅力。就像大哥每週烹飪一次的習慣,與到哪裡都想煮一碗好吃白飯的堅持,能夠順著自己的意志掌握吃的一切,完整整個吃食體驗,就是讓跨越苦的討論,為生活盡情增添滋味的立體感。

別人拿不走的幸福感

飯飽之後,便是雙方酒足的交流大會。我們帶來 38 度的豐景真酒話生活風景,和配甜點的荔枝蜂蜜甜酒,大哥與楊姐拿出各種威士忌收藏,有甫拿下獎項的,也有某好友私密珍藏愛好的。大哥曾說過這是個需要微醺的時代,一點 tipsy 來渡過現代壓抑的生活與緊繃的關係。而在一來一往的微醺裡,大哥再次強調了另一種渡過現代生活的方式:吃一碗好吃白飯。

「白天經歷了那些狗屁倒灶與身不由己,晚餐煮一碗好吃白飯吃,這個是最真實的。真正的快樂是自己就能產生的,像這個就是,這個是一天的英雄主義。」大哥說。大哥更進一步說,以「吃」這件最基本的事情去思考的話,要吃的多元多樣,吃的體驗要豐富,還有要會去煮,身體體驗一旦豐富了,創造力與想像力也會跟著立體了起來。大哥的這一席話,在這個不論是什麼領域與職位,都講求創新的時代,都格外地吸引人啊。

吃,一種是饕客路線。除了吃的美味之外,還追求吃的更多知識、更多體驗,就像能代表大哥對立體感想像的法式料理那樣,料理者精心地設計食用者與吃食之間的互動,渴望帶給食用者一個不同的體驗;或是像與大哥楊姐的立體感餐桌一樣,在菜色的變化上,增添不一樣的方式,為食用經驗帶來巧思與經驗。

吃,也有另一種路線,是不需要 fine dinning 或料理技術門檻,是屬於每個人都能夠也必須的日常,是大哥在晚餐當中幾次提及的基礎。上山也要煮一碗好吃米飯、下班也要煮一碗好吃米飯,不論外在的環境與條件如何改變,為自己與愛的人,煮一道或許簡單但卻好吃、幸福感十足的食物。

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苦,沒有他人能為自己解答,而要這共同苦悶的情緒之中,緊緊抓好自己的滿足感,從最基礎的體驗—吃,主動拿回自己吃的權力,就像法式料理主廚一樣設計人與吃之間的關係,在日復一日的單調和言不由衷裡面,創造立體感,就能持續為自己找到,任何人拿也拿不走的生活體驗。

「超人就是每天都在戰勝昨日。」用好好吃飯來讓今日比昨日更好,再用這樣的滿足讓明日比今日更前進,這是詹大哥所認為的快樂。

自己當自己的英雄吧。

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專訪
    全站熱搜

    掌生穀粒糧商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